一、培养方案
1.微专业介绍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微专业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质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水文方向,顺应国家绿水青山和山水林田湖草沙对于地下水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扎实自然科学知识、创新意识、良好科学作风,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不仅具有坚实的地学基础和水资源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具备计算机仿真技术、3S技术、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和外语等方面的应用能力,能够运用先进工程技术手段从事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及针对人类活动诱发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勘察、评价及治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微专业遵循“固本培新、创新融合、实践导向”的理念,构建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先进技术与专业方法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以《水文地质学基础》、《专门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数值模拟基础及应用》、《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等5门课程为主线,强调前沿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并重。
师资团队由相关领域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师担纲领衔,联合行业企业技术专家、骨干共同组建,形成专兼结合、校企互补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依托一流专业建设成果,采用案例分析、项目实训、实战演练等方式,与企业联合开发教学资源,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培养智能地下水利用与管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2.培养目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测学院致力于建设地下水资源与环境领域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解决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科研服务基地,本微专业遵循新工科学科交叉融合理念,突出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水环境融合的新一代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的深度智能融合应用,旨在培养综合素质高,掌握地下水与环境、大数据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拥有以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开发评价为核心的大数据思维、仿真模拟、智能化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地下水评价、利用、管理、数据分析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3.课程设置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 |
|
水文地质学基础 |
2.5 |
40 |
40 |
|
1 |
2 |
|
地下水数值模拟及智能应用 |
3 |
48 |
36 |
12 |
1 |
3 |
|
专门水文地质学 |
2 |
32 |
16 |
16 |
1 |
4 |
|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
2 |
32 |
32 |
|
2 |
5 |
|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
2 |
32 |
32 |
|
2 |
小计 |
11.5 |
184 |
156 |
28 |
|
二、组织方案
1.招生人数
不少于15人。
2.招收对象
本校全日制三年级在校本科生,满足以下条件者均可报名:
(1)专业背景:不限专业,但对地质学、水文学、环境科学、水利工程等相关学科有一定兴趣和基础的学生优先考虑。
(2)学分要求:已修完本人主修专业的第一学年课程。
(3)时间安排:开课时间为每年10月,周日全天在学院路校区授课。
3.遴选办法
采用面试的方式,面试小组由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组成,不少于3人。主要考察学生对地质学、水文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其他
微专业经费管理、教学管理、证书管理等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中矿大京教字〔2025〕41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