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学校主页 OA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地下新能源勘查工程》微专业实施方案
 
2025年07月19日 19:39:14
 

一、培养方案

1.微专业介绍

地下新能源勘查工程微专业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能源地质领域的深厚学科积淀、优质教学资源以及相关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紧密围绕全球能源结构调整与我国能源转型的战略需求而设立。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具备全面专业素养的地下新能源勘查专门人才。

该微专业秉持“夯实基础、强化实践、开拓创新”的教育理念,精心打造一套融合扎实理论知识与前沿实践技能,兼顾传统勘查手段与新兴技术的课程体系。以《能源地质学》、《碳中和与新能源概论》、《天然氢与地热勘查评价》、《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与利用》等课程为核心架构,着力提升学生在地下新能源勘查领域的综合能力。

师资团队由学校在能源地质、勘查技术等相关学科的资深骨干教师领衔,同时广泛吸纳行业内经验丰富的专家、技术精英参与教学,形成了一支理论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采用案例教学、野外实地实习、真实项目驱动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深度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为培养契合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

2.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能源战略转型需求的地下新能源勘查专业人才。学生需具备扎实的地质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地下新能源勘查的核心技术与方法,能够在能源地质调查、新能源开发等领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勘查工作中的复杂问题。致力于为自然资源部门、能源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输送从事地下新能源勘查、评价、研究及相关管理工作,推动我国地下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3.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学时分配

开课学期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

能源地质学

2

32

24

8

1

2

碳中和与新能源概论

2

32

24

8

1

3

天然氢与地热勘查评价

2

32

24

8

2

4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与

利用

2

32

24

8

2

总计

8

128

96

32

/

二、组织方案

1. 招生人数

15-60

2.招收对象

面向全校本科生,大学二年级、三年级,成绩优良学有余力的在校学生。

3. 遴选办法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品德优良。

2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地质新能源有浓厚兴趣。

4)在校期间无通报批评和处分记录。

5)面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按照面试成绩(100分制),择优录取。

三、其他

微专业经费管理、教学管理、证书管理等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中矿大京教字〔2025〕41号)执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校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