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概况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3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1个学科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学院有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2个工程硕士领域,5个本科专业。在教育部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测绘科学与技术”评为A-类。地球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101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5人”,国家卓越工程师项目团队1个,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1项 ,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1个。3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4人获青年地质科技奖,5名教师的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人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提名奖,1人获中国十佳优秀博士后奖,3人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3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3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0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学院以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高水平科学研究平台,学科齐全、特色鲜明,实力雄厚、设备先进、成果丰硕。学院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有2个国家“111”引智基地。近五年,学院教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35项。
学院结合国家战略方针和新工科建设,立足矿业,服务于国家能源资源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对策类精英人才。
二、招生类别与计划
2026年,我院拟接收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31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159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23人。实际招生规模由学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国家正式下达招生计划数并结合专业生源状况最终确定。
培养类型 | 专业领域名称及代码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全日制 | 固体地球物理学(070801) 01 地球物理学理论与方法 02 计算地球物理 03 岩石物理学 04 应用地球物理学 | 5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一)③303 数 学(三)④827 地质综合 |
地质学(070900) 01 沉积学 02 矿物学 03 煤系关键金属成矿理论 04 化石能源地质理论 05 盆地构造与能源环境 06 化石能源与全球变化 | 15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一)③303 数 学(三)④827 地质综合 |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00) 01 信息化测绘 02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技术 03 GIS 技术与方法 04 3S 集成与数据融合 05 开采沉陷与变形监测方法 06 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 | 41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③301数学 (一)④ 822测绘综合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0) 01 煤与煤系共伴生矿产成矿理论与勘查 02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成藏理论与开发 03 资源、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探测 04 地球信息技术与地学仪器开发 05 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及其灾害防治 06 资源开发地质工程及其控制方法 | 6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数学(二) ④827地质综合 |
土地资源管理(120405) 01 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 02 国土空间保护与修复 03 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 | 6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3数学(三) ④ 840土地资源学 |
测绘工程(085704) | 52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22 测绘综合 |
地质工程(085703) 01 地质方向 02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方向 | 107 97 10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27 地质综合 |
非全日制 | 测绘工程(085704) | 4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22 测绘综合 |
地质工程(085703) | 4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22 测绘综合 |
工程管理(125601) 00 地质资源与信息化测绘管理 | 15 | ①199 管理类综合能力②204 英语(二) |
三、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时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的前提下,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考工程管理(MEM,专业代码125601)的考生需要大学本科毕业后至少有3年工作经验的人员(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至少有5年工作经验的人员(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除工程管理(125601)外,其他全日制专业目录所列学科专业(专业学位)均可接收推免生。具体接收章程请浏览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四)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安排住宿,不享受国家奖助学金,录取后,学校与考生本人签订培养协议。
(五)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考资格及招生名额等信息以教育部当年度发布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招生政策为准,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具体报考条件及招生简章将在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另行发布。
(六)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具体招生简章另行公布。
(七)学校工程硕博士卓越工程师项目聚焦深地深海能源开发、智能采矿、智慧安全与应急等领域开展招生工作,我院2026年计划在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招收20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领域为地质工程、测绘工程。考生在研招网报名时,报考相应的专业领域,考生须达到报考学院所要求的复试分数线,各学院将从复试合格的考生中,依据初试和复试的总成绩排名择优选拔该专项考生。
四、学制及住宿
我校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我校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供宿舍,住宿费标准详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育收费公示表:https://cwc.cumtb.edu.cn/info/1017/1871.htm。
五、学费及奖助学金
1、学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8000元/生·学年,非全日制地质工程、测绘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拟为15000元/生·学年,非全日制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拟为36000元/生·学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学费以北京市审批结果为准)。
2、国家助学金: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均可以享受国家助学金,硕士生每生每年6000元。
3、奖学金:奖学金评定按照国家及我校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硕士每生每年20000元,学业奖学金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0000元/年、8000元/年、6000元/年。
4、非全日制硕士生不参加奖助学金评定。
六、报名及网上确认
网上报名时间:2025年10月16日-10月27日,每天9:00-22:00。网址为:https://yz.chsi.com.cn。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10月13日,每天9:00-22:00。
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招生管理机构自行确定。
打印准考证:考前10天左右,凭网上报名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
网”下载打印。
初试时间:2025年12月20日-21日
特别提示:
1、关于报考点选择: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其他人员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报考我校建筑、城乡规划学的考生需要选择116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考点,进行网上确认和初试。
2、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
3、关于学历(学籍)审核:网上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未通过校验的考生必须在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进行认证,认证结果需要在教育部认证中心网站上查到,在网上确认时将报告交报考点核验,同时交招生单位核查。
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在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国(境)内高校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录取当年入学前未取得相关证书的,其录取资格无效。
4、考生(含推免生)在报考时要全面、客观地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作弊所受处罚情况要如实填写。对弄虚作假者,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进行处理。
凡以虚假信息报考的考生,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资格,并通报考生单位。
七、联系方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招生网: https://yz.cumtb.edu.cn/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招办电子邮箱:yzb@cumtb.edu.cn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10-6233120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招生监督电话:010-62331416
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10-62339307
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二〇二五年十月十五日